Archive World News

Great read for latest updates on digital healthcare world.
bt_bb_section_bottom_section_coverage_image
浅谈中国国内远程医疗的进展

前言 近年来远程医疗作为现代医疗模式与网络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但远程医疗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通过回顾我国远程医疗发展历程,探讨了远程医疗的现实意义和影响远程医疗发展的因素,同时预测了我国远程医疗的发展趋势。 1、 远程医疗的定义和作用 远程会诊是指采用各种通讯、计算机及互联网等技术完成医疗诊断,为特定的人群提供医学信息和服务,包括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医学影像诊断、远程监护、远程会诊、远程门诊、远程病例讨论等。 我国大中心城市和乡镇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远程医疗对于发挥大中心医院的医疗优势,延伸医疗服务,弥补落后地区医疗水平低和设备资源的不足,减少医疗错误以及教育培训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逐渐成为一种为政府、医院管理者、医学专家和患者及其家属普遍接受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      2、国内外远程医疗的发展 美国是较早开展远程医疗研究的国家,最先研制的远程医疗系统是用于对宇航员进行无创伤性监测和战场伤病员急救。目前国外远程医疗在远程诊断、远程会诊、X光片和CT图形的远距离传输、远程挂号、远程学习和信息共享等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远程医疗的探索。90 年代初,应用远程系统诊断重金属铊中毒的北京女大学生,让远程医疗首次走进公众视野。90 年代后期,西安医科大学在美国“亚洲之桥”资助下成立了“远程医疗中心”,并成功地为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进行了中美远程医疗会诊演示;在贵阳市成立了西南第一家远程医疗中心——“中国金卫贵阳远程医疗会诊中心”;随着“十二五”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和目标的确立,远程医疗的建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远程医疗事业的发展。 3、发展远程医疗的现实意义 满足社会与病人的需要 据统计,我国人口的80%分布在县以下医疗卫生资源欠发达地区,而我国医疗卫生资源80%分布在大、中城市,医疗水平发展极其不平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与病人对卫生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远程医学会诊系统打破了时间、空间、地域上的限制,可较好地解决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能更合理有效地发挥医学专家的作用。 节约卫生资源、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 偏远地区的患者转诊比例高、费用昂贵,危重、疑难病人往往要被送到上级医院进行专家会诊,既增加了患者经济上的负担,也给病人的身体造成了更多的不适。通过远程会诊由高水平专家为异地医生提供诊断与医疗指导,帮助异地医生得出正确的诊断,减少了疑难危重患者的不必要检查及治疗,免除患者的往返奔波,并为及时准确的抢救与治疗患者赢得了时间,充分利用了卫生资源的同时又为患者节省费用开支。可见,远程医疗改善了医疗资源的配置,还可以带来较高的社会效益。 促进各级医院临床医疗及科研水平 远程医疗在促进各级医院临床医疗及科研水平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一方面,通过大中城市医院与地区医院之间开展远程视频会诊,远程教学查房,远程病理及医学影像诊断,远程继续教育等活动,促进了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的交流、吸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小医院医师的水平和紧急处理能力。另一方面,各级医护人员通过远程医疗广泛接触疑难杂症,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促进了我国临床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4、远程医疗开展中面临的问题 远程医疗的标准化问题 目前政府部门对远程医疗尚未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标准化系统,远程系统建设缺乏统一的医疗规范和技术标准,各家医院重复开发软件,系统不能兼容等原因,使医疗信息不能有效共享。同时,远程医疗收费方式目前还没有统一收费标准和劳务补偿规定,医疗机构调整变动价格较为随意,不利于远程医疗的普及和发展。 远程医疗不能轻易被患者所接受 我国远程医疗的宣传大多仅限于在医疗机构,普遍向广大患者宣传和推广远程医疗的力度远远不够。一方面患者习惯传统的医疗会诊,很难在就医选择上做出改变。另一方面患者不清楚远程医疗能够带给他们什么好处,也就导致患者不愿轻易尝试这种新的服务方式。 法律责任问题 在远程医疗实施中,会诊专家的医嘱如何记载,医嘱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如果误诊或治疗不当,专家应负怎样的法律责任;如果按照会诊医生的医嘱执行后发生意外,提供者与执行者各应负怎样的法律责任,这都是需要明确的问题。 远程医疗投资回报问题 从目前来看,远程医疗的成本投入较高,经济效益却并不明显。一套远程系统常常需要几十万到上百万资金的投入,同时为保持系统正常运转、软硬件的维护、专业技术人员的报酬等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在医疗服务走向市场化趋势的今天,更多医院决策者特别是综合实力不强的小医院往往更慎重考虑。 5、远程医疗发展对策与建议 统一标准,发挥政策导向 卫生主管部门应加强指导和监督,尽早建立远程医疗管理机构,统一诊疗操作标准、技术信息标准和定价收费标准,规范远程医疗的基本功能、业务流程,为医疗信息系统提供统一的信息接口标准,真正实现卫生资源共享和利用。 加大远程医疗建设的投入和宣传力度 有关部门应加大对远程医疗建设的投入,大力支持远程医疗的发展,培养远程医疗相关技术人才和医务人才,完善医疗保障服务体系等。同时,加大远程医疗的宣传力度,使患者明白远程医疗的优越性和特点,克服对远程医疗的怀疑和错误认知,从而使远程医疗广泛地被接受。 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医疗责任 针对远程医疗发展中出现的法律和责任问题,主管部门应前瞻性做好有关法律和法规的制定,明确医疗责任,保护远程医疗过程中的各方,将医疗风险减到最小。 进行远程医疗投资效益分析 应预见到,随着远程会诊量的增加,远程医疗系统使用率的大幅提高,远程医疗的运营成本也将逐渐下降。为了突显远程医疗投资价值,需要对其进行投资效益论证和经济评价,从数量上分析这种新型服务模式会给医院带来多少效益,能够取得多高的投资回报率。与此同时,还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协调财政部门、社保部门等相关部门通过降低成本、改进效率、完善制度以顺应远程医疗发展趋势。 6、展望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传统的医疗会诊已不能为病人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治。远程医疗的应用对于医疗和科技来说都是一个伟大的跨越。尽管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障碍,但已在目前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和可观的效益。可以预期,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相关政策、法律、配套等措施的逐步建立,在不久的将来,远程医疗的社会经济效益将越来越明显。 医特中心远程会诊系统是广东省医院协会参与组建的公共会诊平台,通过建立这样的平台,让省级优质的医疗专家资源可以有效地下沉到各个地级市级医院,减少各市级医院重复建设的费用,减轻各地级市医院的负担,让各地级市实现以低成本享受到省级的优质医疗资源。 -END-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医特约”(yiteyue)

en_USEnglish